《這才是行銷》行銷的本質是什麼?

這才是行銷

本書適合誰?

前言

Seth Godin Photo from Wiki

如果你的產品消失了,有誰會想念?賽斯.高汀

為了什麼購買產品或服務?

行銷是幫助某人解決問題的慷慨之舉,解決他們的問題。 — 賽斯.高汀

Photo by Dan Michael Sinadjan on Unsplash
Photo by Guillaume de Germain on Unsplash

顧客其實不是購買產品或服務,而是為了讓生活有所進步,才把那些東西拉進生活中。 — 克里斯汀生《創新的用途理論

為了誰行銷?

Photo by Luca on Unsplash
Photo by Omar Lopez on Unsplash
Photo by Artem Beliaikin on Unsplash

人人都有自己的問題、慾望和故事。你想要服務的是誰? — 賽斯.高汀

Photo from Union Square Cafe

只要我們不再自以為能夠服務每一個人,一切都會變得更簡單。我們的工作不是為了每個人,而只是為了那些自願參與這趟旅程的人。 — 賽斯.高汀

該對他們講什麼故事?

當我們知道自己代表什麼,就不怕跟別人競爭。 — 賽斯.高汀

福特:「你為什麼需要一匹更快的馬?」

客戶:「因為可以跑得更快!」

福特:「你為什麼需要跑得更快?」

客戶:「因為這樣我就可以更早的到達目的地。」

福特:「所以,你要一匹更快的馬的真正用意是?」

客戶:「用更短的時間、更快地到達目的地!」

很多時候人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除非你秀給他們看。你必須觀察他們,找出他們想要的東西。 — 史蒂夫·賈伯斯

Photo by Jacek Dylag on Unsplash

他們為何要跟朋友分享?

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
💡社會認同原理(Social Proof):在判斷和為正確時,我們會根據別人的意見行事。尤其在我們自己「不確定、情況不行或含糊不清、意外性太大」的時候,我們最有可能覺得別人的行為是正確的。還有一個重要的適用條件「相似性」,跟風、從眾、模仿等現象,都是我們更傾向仿效相似的人,而不是跟我們不同的人。
參考資料:《影響力》你為什麼拒絕不了別人?

你的最佳顧客會成為你的新推銷員。 — 賽斯.高汀

Photo from B2U
💡 網路外部性(network externality),又稱網路效應(network effect):指顧客選用某項商品或服務,其所獲得的效用與「使用該商品或服務的其他用戶數」具有相關性。現代常見的例子是社群網路,採用某一種社群媒體(例如 Instagram)的用戶數越多,每位用戶獲得越高的使用價值。
Photo by Patrick Hendry on Unsplash

不要因為你對廣告厭煩就把它換掉,不要因為你的員工對廣告厭煩就把它換掉,就連你的朋友都感到厭煩也別換掉。只有在會計師覺得厭煩的時候才能把它換掉。— 傑伊·李文森

總結行銷五步驟

賽斯推薦的行銷閱讀書單

--

--

靠美食、電玩、動漫、閱讀、產品活下去的 B2B2C Product Manager LinkedIn: https://bit.ly/3bn70zZ

Get the Medium app

A button that says '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', and if clicked it will lead you to the iOS App store
A button that says 'Get it on, Google Play', and if clicked it will lead you to the Google Play store
Jolin Tsai

靠美食、電玩、動漫、閱讀、產品活下去的 B2B2C Product Manager LinkedIn: https://bit.ly/3bn70zZ